憂鬱症嘿不要擔心_藥學這一家 Story of Pharmacy.jpg

關注追蹤   /   官方網站

 

一、身體給我們的「訊息」

    如果桌上有杯滾燙的茶水在不起眼的角落,無意識間不小心摸到了,感覺如何?  手會非常的「痛」然後大腦接受到痛、燙的訊息,反射的縮回手部,以避免身體進一步的接觸傷害。

    如果在沒有安全措施下,越加往前的走向一面斷崖峭壁,可預期的感覺會如何「恐懼感」會浮現。因為危險近在咫尺,大腦不停地告知我們盡可能往後退,以免除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

 

當危害發生時,我們需要這些感覺、也需要傾聽身體這些「重要訊息」

相同地,若我們因某些理由感到「憂鬱/焦慮」,甚至嚴重到影響自己健康和人際關係;很有可能,是大腦藉著憂鬱的「訊息」,告訴身體正經歷某些不安全的事件,希望我們遠離、減少造成不安全感的源頭,以回復我們的活力與健康。

 

你需要情緒低落的訊息,傾聽這個訊息,才會知道遇到什麼問題面對自己的痛苦和弱點、尊重疾病,甚至學習與疾病和平共存。因此,我們會因為憂鬱症而獲得改變、成長,學會感謝疾病,這才是治療的終極目標 [註二]

 

二、就醫時常聽到的「抗憂鬱劑」

      大多情況下,因嚴重憂鬱/焦慮而就醫的患者,會被處方「抗憂鬱藥物」持續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有時甚至長達數年。我們常聽到的藥物種類有:

SSRIs (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s (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NaSSA (正腎上腺素/專一性血清素抗鬱劑)

 

其可能的治療原理為下:

研究指出,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等物質,因某些原因而減低到正常濃度之下,容易引起情緒失落、沮喪、甚至憂鬱的狀況。故學者推測,若可因外力介入使得血清素回到正常(ex.抗憂鬱藥)或許可反轉低落的情形,進一步治療憂鬱症。

 

      抗憂鬱藥物非常重要,也有其必要性,在特殊時候甚至能快速回復身體部分活力、以挽救可能的不幸事件 (ex.自殘/喪失求生意志…)

但難過的現實是,很少有人僅靠「吃藥」就「吃好憂鬱症」。

更多時候是處方的藥物逐漸加高劑量、越吃越重,直到這成分再也沒有用時改換成另一成分,繼續治療,繼續累積藥品副作用。

僅靠藥品幾乎不可能「完全治好」憂鬱/焦慮症。

千萬要記得,藥物絕對不是治療憂鬱症的唯一方法[註二]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摘要結論指出[註三],心理健康是由「社會因素」所導致,一個族群中個體的心理狀態健康與否,其實是最重要的社會指標,因此維繫心理健康的方式,分別需要「社會層次」、與「個人層次」的解決方式。

 

   聯合國在2017年世界衛生日 (World Health Day) 的正式宣言中,談到現今主流醫學治療的問題 [註四] : 「對於病情嚴重的憂鬱症或其他情況,藥物治療仍應該只是治療選項之一。若以過分簡化的生理範例做為基礎,濫用藥物或其他生物醫藥的介入,毫無緣由的一律使用精神病藥作為第一線治療,其實是弊大於利。

 

那有沒有可能,我們治療著重的方向不完全正確呢?  若長期的憂鬱是身體給出我們的「重要訊息」,可以如何調整治療以「免除危害」呢?

 

或許,這是身體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腦,我們正在喪失某些重要的連結。

而這些重要、且不可忽視的連結,正是我們之所以為動物、人類、與大自然一份子的理由,更是人類社會得以互助成長的基石。

 

三、另類抗憂鬱劑「重新與世界連結」

 

    1.與有意義的工作連結

    曾有一份大型跨國試驗,統計訪問了數百萬世界各地的勞工後指出,僅有約13%的人認為喜歡、並「投入」在工作中,也就是對工作有熱情、有期望、對團體有正面的貢獻。而63%的人認為「沒有融入」目前的工作,白話的講他們對工作投入的只有時間,沒有參與感、活力和熱情,而甚至更有23%的人「積極不參與」工作 [註五]。也就是說,有高達87%的人對目前工作不滿意,無法從工作上獲得成就感。

    統計顯示,最有害的壓力,不是人們必須承擔為數眾多的責任,而是必須忍受「單調無趣、對內容完全無法掌握」的環境,我們僅可完成他人交辦的事物、無法決定事件的發展。在這種氛圍下,我們必須關閉自己的內心才能撐過去,而否定一部分的自己是會侵蝕靈魂的。這種工作,跟你之所以為你完全無關,每天的上班都會使人更加萎靡。人們一天中除了扣掉睡眠的8小時外,清醒時間大部分都在工作,若無法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相信任何人都會有虛度光陰的感覺。

 

我們需要有意義的工作來一展長才!

若會造成身心沮喪的職務暫時無法更換,至少,讓我們盡力在自己職務上發揮影響力。一點的小巧思、創造力,與人交談時不吝嗇給予讚美、微笑,相信也能有效的傳遞正面訊息與影響力。

 

    2.重新與他人建立連結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註六],追蹤了近千位公民從青少年到老年階段(包含貧民窟/富裕家庭)、甚至直到過世,討論了一項普世難題: 「一生之中什麼使人們更健康、更快樂?」。

讓人意外的,我們在成長中不斷被社會灌輸的重要價值,如社會地位、名聲、金錢、工作、或稱羨的房子車子等,全都不會讓人們更健康、更快樂在近千位受試者的人生軌跡中(有位甚至是美國總統),我們可以發現: 與人們建立良好的關係連結,才是使我們更健康、更快樂的決定因素。

 

    在調查了受試者超過一甲子的研究後,研究提到下列重點:與人們的社會聯繫相當重要,孤獨感會漸低快樂、且大幅度損害健康。與家人、朋友、社會的連繫網越完整,越會感覺到安全與快樂。此外,影響一個人感到孤獨與否的因素,並非朋友的多寡或社會低位階級,而是與親近朋友、家人的「聯繫強弱度」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上萬粉絲的藝人因生活不如意而自殘、或電視名人時常表現出情緒問題等。徜徉生命浩瀚長流之中,重要的是能分享喜怒哀樂的「真朋友、真家人」。

 

    3.與有意義的價值觀連結

    不得不承認,廣告在現今社會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腳色。

一個人一天中會看到無數的促銷廣告,像是瀏覽Youtube、打開電視新聞、手機跳出的推播等。而廣告最大的目的是「使人感到不滿足」,我們必須購買他們的商品才顯得夠酷夠炫,商品成了另類的階級象徵,而受廣告影響的人們無意間奉行了這套標準。而當我們活在別人的評價當中,自己真正需求便得不到滿足,因此「憂慮/焦慮感」自然的隨之增長。

    學界認為驅動人們的動力分為兩種: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的是,行為純粹出於對事情本身的重視而行動,而非能從中獲得什麼相反的外在動機,則指的是因某種目的、回報,而從事其實不喜歡的活動。這些報償可能是金錢、他人讚賞、地位或名聲。

 

如何顯得尊貴? 買台尊榮凡響的Mercedes Benz!

如何表現品味? 買支上流社會的AP錶吧!

如何貴氣滿盈? 用精品的穿搭衣褲來展示吧!

 

    我們費盡心思的達成這些外在動機,但無數研究顯示,這些外在動機無法提升人們的感受。升官發財、開好車、住好房、新手機、昂貴首飾這些事情都不會增加長期幸福感。不過,努力實現內在動機,確實會讓人更加快樂。例如盡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朋友、丈夫/妻子,並非出自於什麼目的,而是單純認為這是好事。人們真正重要的是內在需求、我們需要與重要他人有所連結,而非速食文化強調的物質和地位。

    為了快樂而跳舞、為了喜歡而彈琴、單純享受親子關係而陪小孩、覺得助人為快樂之本而拉人一把……這些都會使人更加滿足、心靈更加富裕。

 

    4.修復、面對童年時期的創傷

    一項負面童年經驗試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ACE),收錄了聖地牙哥近兩萬位幼年創傷受試者。結果發現,無論何種童年創傷經驗,都會顯著增加成年後憂鬱/焦慮的比率,尤其精神虐待更是其中之最在各種創傷類型中,童年被父母/長輩虐待名列憂鬱症的最大推手[註七]。為什麼兒童在經歷巨大傷痛時,時常將過錯歸咎於自己呢? 其原因不難理解。

    我們在小時候,幾乎無力改變周圍的環境,既無法搬離居住地方、也無法停止別人傷害你。故只有兩種選擇: 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或認為這是自己的錯,才會遭受此種不公平對待。若選擇了後者,我們就可拿回些掌控感,認為只要「改變了不好的自己」就不會再被「不公平的虐待」。也就是否定部分自己的價值,以找回人生中一丁點的控制狀態。

這麼做是有代價的!

若我們這麼想,一定程度上在承認自己罪有應得。而這樣的想法在成年後,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對待。

這些想法不利於人生,卻是幼年受害時得以支撐下去的做法。

 

    而身為旁觀的第三者,倘若事件發生的當下得以在場,我們不可能認為施加虐待的大人是對的,而小孩裡當遭受如此。相反的,我們會阻止正在施暴的成人、且溫柔的安慰已經支離破碎的幼年靈魂。

時光機不存於世,我們無法逆轉生命。

然而,生命的智慧更加的崇高偉大。我們可以全然擁抱如此的過去、接受不完美的過往經驗,使悲傷欲絕的兒時泥土,化作未來振奮的成長養分。

『草原新綠、花卉齊放,誰也不能使時光倒流。記起教訓、忘卻感傷,在未來生之部分找尋方向與力量』 

眾多科學家指出,不只童年創傷本身會造成嚴重憂鬱/焦慮,選擇「隱藏童年創傷」也會造成惡化。一個人可能因內心隱隱的羞恥感,不願向人傾訴過往經歷,一旦選擇塵封了悲傷的記憶,羞恥感越會出現、越加的否定年幼的混亂片段。

我們不必恥於遭受不公不義的自己,相反的,可以嘗試接受並擁抱它。讓我們放慢步調,在覺得舒適安全的情形下,試著將難以獨自忍受的過往經歷,對信任的他人傾訴、告解吧!

 

    5.接近大自然、重新與土地連結

    動物園管理者有時會觀察到奇怪現象,許多被善加照顧的黑猩猩出現了在野外不會有的動作: 一直抓癢直到流血破皮、大吼大叫、抽搐或不自主地搖晃,或者類似不停呆坐往外看、較少理毛也拒絕同伴梳理。動物學家認為,這是黑猩猩出現憂鬱的明顯症狀。

其實不只有黑猩猩。從人類豢養動物的研究後得知,野生動物被剝奪棲息地後,會出現極端絕望的反應。任何動物,只要被抽離演進過程的自然棲息環境,都會變得抑鬱寡歡。有時鸚鵡瘋狂的咬羽毛、馬匹不時的搖擺晃動、大象不再重視象徵力量、自信的象牙,不斷對著牆壁磨牙。而在野外,動物不會有這類行為。

 

    20世紀的重要生物學家愛德華(Edward Wilson),曾提出人類、動物天生具有「親生命性」,那是一種天生內建對大自然的愛。地球是人類長久賴以生存的環境,這種內建的愛,也包括自然環境中圍繞我們,使人們生存變得可能的生命網。科學證據清楚顯示,無論是親近自然、或暢快的運動一番,皆能有效的降低憂鬱/焦慮感。運動能讓我們回歸更自然的本能狀態,這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傾向,也是人類社會中逐漸消逝的能力。

 

    當我們備感憂鬱時,容易產生「當下所有事情都跟自己有關」的極端想法,容易使我們困在「自己」之中。有種另類的說法,憂鬱或焦慮是個被自我囚禁的過程,負面想法徘徊不去,使外面的空氣、他人的幫助無法到達。然而,到戶外接觸大自然能引發完全相反的感受---敬畏感。在自然面前,人會覺得自己與煩惱是渺小的生命、乃自於世界之所以存在,遠遠不是我們人類大腦可以理解的。

    因得以看到更寬廣、明亮的自己,洞悉到自然的無私偉大,我們能有機會縮小自己的千絲萬縷、能嘗試擁抱接受「自己也是世界的一環」。於是乎,孤枕難眠如驚弓之鳥的焦躁靈魂,終於得以咆哮宣洩,而後回歸久違、屬於我們的宏大體系之溫柔懷抱。

 

參考文獻

1.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Lost Connections, Uncovering the Real Cause of Depression and the Unexpected Solutions,

2. 林耕新. 耕心療癒診所醫師、《解憂相談室》作者

3. Paul Verhaegh. What About Me?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in a market-based society. 191-193.

4. World Health Day 2017 - Depression: let's talk

5. William Davies, The Happiness Industry: How the Government and Big Business Sold Us Well-Being. 2016.

6. Robert Waldinger: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7.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

 

------------其他文章-----------------------------------------------

與廣泛性焦慮症和平共處

孕期不可吃抗生素!? 常見抗生素之懷孕安全性整理

紅麴都含Monacolin K嗎? 效果差異? 健康食品是否需臨床試驗?

國際視訊會議 - 怎麼準備好與客戶的Con-Call (Conference Call) ?

 

arrow
arrow

    藥學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