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多人在詢問新型肺炎問題
網路上似真似假的訊息很多,在這裡整理常見的問題跟正確的訊息管道,提供參考
文章包括以下內容
1. 中國武漢市爆發的肺炎病毒是?
2. 是否有對抗新型病毒的藥物、疫苗
3. 新型肺炎的傳染力高嗎
4. 被新型肺炎病毒感染後死亡率高嗎
5. 增加免疫功能對病情有幫助嗎
6. 新病毒不耐高溫? 吃熟食可預防病毒感染?
7. 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
8. 2019新型病毒又叫做SARI ? 是SARS的進化型?
口語總結
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方式:
勤洗手(75%酒精)、戴口罩(醫療用等級)、避免生食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市爆發的肺炎病毒是?
經相關病毒分類檢測,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暫時將武漢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台灣境內在2020年1月21日出現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
->2/20更新:WHO建議名稱改為: COVID-19
是否有對抗新型病毒的藥物、疫苗
截至2020年1月31號止,目前尚無特殊藥物可治療 COVID-19 病毒感染個案、也無疾病疫苗、且相關患者的診治處理國際研究仍缺乏中。
但好消息是,根據以往的嚴重的呼吸道感染疫情、或相似的嚴重冠狀病毒疫情處理經驗,國內外專家仍可達成診治、處理的共識。
現階段採取的治療方式為「症狀治療」,盡早的支持性治療跟監控
參考連結: 疾管署發布的2019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臨床處置指引
https://www.cdc.gov.tw/File/Get/JSI8YVhpuSp5k-pQVJ21Tw
更簡單的方式是直接加入疾管署的官方LINE (搜尋: 疾管家 )
有需要注意的問題在上面幾乎都有解答,非常的便民
新型肺炎的傳染力高嗎
傳染力不算太高:可能跟流感病毒類似
目前科學家對武漢病毒R0值的估計,從1.4 - 3.8都有。1.4這個數字代表每一位患者,平均可以傳染給1.4個身邊的人,和流感病毒在沒有打疫苗的狀況下很類似,因此你可以說:2019-nCoV的傳染力跟流感很像,再低一點點。所以,只要勤洗手戴口罩,就能有效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被新型肺炎病毒感染後死亡率高嗎
重症率和死亡率不太高:類似流感病毒,中老年人會高一些
實際上被2019-nCoV感染後的死亡率為多少?可能難以知道,但根據目前統機資料來看,確認5000例的發燒/肺炎患者中,約有100位死亡,因此在中度到重症患者中死亡率約為2% (一部分原因是輕症很難診斷也沒被篩檢出來)
所以可預估,中重症死亡率約跟流感差不多
推薦文章
感染科黃瑽寧醫師 :關於武漢肺炎,帶你看懂2019新型冠狀病毒
增加免疫功能對病情有幫助嗎
增加免疫力可能有機率減低肺炎重症機率
身體內重要的CD8+T Cell 可辨認出病毒,若在上呼吸道及時辨識出被感染的細胞,即可毒殺受到感染的細胞,進一步避免讓病毒長驅直入到肺泡,引發肺炎重症
機轉參考
常見問題
新病毒不耐高溫? 吃熟食可預防病毒感染?
敘述正確
許多病毒不耐受高溫,離開人體後無法存活太久,冠狀病毒也是如此。
所以流感盛行季節多在寒冷的春冬交替之際 (離開宿主後會介於生物與非生物間的狀態)
新型肺炎主要以飛沫傳染作為途徑,透過食物傳染比率不是太高,但”吃熟食”是有效的預防方式,未加熱的食材這段時間盡量先避免食用
參考文章
新病毒怕酒精,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
敘述正確
完整的病毒具有保護功能的蛋白質、與遺傳因子核酸組成,有些病毒會有層蛋白質、脂質、多醣組成的「外套膜(envelop)」,具有外套膜的病毒可以被酒精殺死。
而2019-nCoV為具有外套膜的冠狀病毒,因此醫學用酒精(濃度75%)、高溫殺菌、乾洗手產品、稀釋漂白水等方法,都可用來清潔環境或消毒物品。
外套膜的功用是病毒在離開一個細胞到另一細胞時,會穿上這個細胞的細胞膜(很像套上外套一樣),所以宿主免疫細胞無法辨認出來它是外來物質,需要被消滅。不過醫用酒精設計來破壞細胞膜的成分,因此可破壞有細胞膜的細菌、也可消滅具外套膜的病毒。
參考文章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新病毒不耐高溫?醫用酒精消毒是有效的?
2019新型病毒又叫做SARI? 是SARS的進化型?
錯誤消息
SARI全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是全世界已使用很久的名稱,定義上是指需住院的肺炎,可能由多種病原引起,非特定指新型冠狀病毒。
目前病毒名稱由WHO暫命名為: 2019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簡稱為 2019 n-CoV),與SARS相同點為都為冠狀病毒
-> 2/20更新: WHO建議名稱改為: COVID-19
------------其他文章-----------------------------------------------